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交易平台的建立将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让金融创新更加丰富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亮子
记者近日从“中国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交易平台在京记者座谈会”上获悉,在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共同牵头,联合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交易平台将于1月9日正式启动。该平台为国内首个针对新能源资产投融资及其价值与风险评估的专业服务平台,建立后将直击新能源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痛点,为新能源行业存在的沉疴旧疾提供“良方”。
风险终于可以厘清了
“金融机构一提到光伏业,警觉性都很高,因为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给光伏行业批贷风险比较高。尤其是补贴拖欠问题,让不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敢轻易放贷。”平安银行绿色能源中心总经理陶忠维无奈地说。
光伏产业不是单纯按照市场化规律来发展的行业,还依赖于政策支持和政府补贴,这让光伏电站的盈利模式充满变数。陶忠维说:“光伏发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很多电站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还有一些电站在用次品组件(c级组件)。光伏发电应该从追求规模增长回归到提升电站质量。只有通过第三方独立专业平台的把关,才能为非光伏专业的金融机构提供风险防控的手段,让新能源金融创新更加丰富,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陶忠维的一番话可以代表不少投融资机构的心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以电站资产控制风险的融资模型并不成熟,无法将分布式光伏项目当作一个可带来稳定收益的资产。因为难以真实评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现金收益,市场也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服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不批贷。
不过这些难题在平台上线后将得到一定改善。陶忠维认为,平台上线给金融机构多了一条识别风险的渠道。
该平台由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共同组建,平台依托国家光伏发电公共数据监测平台、新能源电力调度数据(委托方授权情况下)、新能源发电交易数据(委托方授权情况下)及其他相关电力资源数据库,为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最权威可靠的行业全方位数据源和信息披露,为新能源资产的评估、项目质量分级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解决资产评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