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动起来”

2018-01-02 14:12:51 来源:本网专稿 

数据处理“智能化”

让7亿条数据实现“可视化”

记者:在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汇集着庞大的信用数据,合肥是如何做到对信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秦远望:目前,合肥市信用平台归集102万法人信用数据1800万条,980万自然人信用数据7亿条。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数据,平台具有对数据清洗、比对、整理等功能。

信用信息数据处理是整个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核心中枢,系统提供了数据转换、数据清洗、基准叠加、编码赋码等信用信息数据处理必须的数据处理手段和流程。在征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转换、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数据关联等数据处理手段,形成各个单位的合乎数据标准的信用数据。然后通过对各单位之间的信用数据进行数据校核、关联比对,并对数据进行编码赋码,形成统一的信用数据库。

在数据智能分析方面,合肥市信用平台建立了一套数据分类分析机制,以便于进行数据信息的查询、使用和管理。目录服务模块通过对“落地”数据的“目录化”分类处理,可提高平台数据的查询、管理效率,可实现数据的智能分析。

在信用大数据可视化方面,合肥市信用平台根据各类主题数据信息的分类及其特点,可以将合肥市信用平台中信用数据征集情况、主体类别统计情况、“红黑榜”统计情况、双公示统计情况、联合惩戒统计情况等数据通过各种图形直观地展示给用户,并可以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数据安全保障

筑牢安全管理每一道防线

记者:数亿条的信用数据,有力地推动了合肥信用体系建设,可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故,带来的后果难以想象。在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方面,合肥是怎样做的?

秦远望:对于信用数据的安全保障问题,我们在启动平台建设之初,就将这项工作当成重中之重,建立了一套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合肥市信用平台部署在合肥市电子政务外网之上,目前合肥市电子政务外网已通过三级等保认证。平台的硬件安全依赖于市信息中心的虚拟计算中心,虚拟计算中心提供基于三级等保的网络杀毒、入侵防御、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手段。

在涉及一些敏感信息时,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敏感信息掩码显示。即根据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按照数据共享权限,合肥市信用平台各数据均分为“社会公开”“机构共享”“授权查询”等不同权限,其中权限为“社会公开”类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信用合肥”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对自然人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均采用掩码方式显示。

在系统安全保护性方面,通过三层架构中的应用服务器将数据库隔离,防止外部人员对系统数据的破坏;通过权限控制、数据加密、记录完备的操作日志和变更日志来保证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这些保障举措和制度,筑牢安全管理每一道防线,确保信用数据安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