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1-11月规上工业同比增长14%

2017-12-28 23:10:46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记者 何广丙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谋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都正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抢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热点,加快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12月25日,作为成都产业主阵地的成都高新区发布经济运行成绩单,1—11月,成都高新区33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939.4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10.7%,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增幅2.3、1.8个百分点。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快于去年同期、领先成都、优于四川的总体发展势头,投资增长较快,产业后劲增强。

分析统计显示,一季度,成都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7.6%;上半年,这一增速升至11.6%;下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延续稳中向好,一直高于上半年增速。从重点企业来看,成都高新区规模前20强企业完成产值2369.2亿元,同比增长18.7%,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80.6%,贡献了大部分工业增量。

1-11月,高端装备企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成都高新区109家高端装备企业实现总产值260.5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增加值增长11%。节能环保企业40家,实现总产值93.7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正加速向全年目标冲刺,1-11月,成都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860.8亿元,同比增长44%;工业投资293.4亿元,同比增长58.7%;技改投资220.9亿元,同比增长47.3%。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成都高新区先行先试,依托多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努力提升政策和服务供给能力,增强对全球优质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区域创业创新潜能得到有效释放。”该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乘势而上,瞄准打造“万亿级国际创新创造中心”的目标,构建“一区四园、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东进”“中优”发展极核,实现区域共融发展,奋力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当好主支撑。 

新经济属性企业“挑大梁”  实现总产值2557.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瞄准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成都市日前正式印发《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新经济成为成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新经济企业发展到10万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经济孕育兴起的“窗口期”,即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谁先抓住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谁就能牢牢占据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作为成都经济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先后培育新潮传媒、新网银行、极米科技、数联铭品、1919、尼毕鲁、理想境界、蓝光英诺等一批高成长企业,聚集腾讯成都研发中心、哈工大成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众多明星企业研发机构,打造天府软件园、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谷等孵化载体,引进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奠定了新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

从各产业划分来看,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属性企业263家,实现总产值2557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增加值增长35.9%。其中,电子信息企业120家,实现总产值2242.2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增加值增长44.0%。1-11月,产值规模排名前10的电子信息企业包括鸿富锦、英特尔、戴尔、业成科技、欧泊移动通信等。在产值增幅方面,四川天翼网络、福士瑞、君逸数码等企业增速均超过100%。

该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2年,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产值达到4000亿元,占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新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培育新经济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吸引高层次人才4000人以上,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建设海外离岸创业基地40个以上,初步构建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经济生态圈,新经济企业大量聚集,新经济要素充分汇聚,新经济业态不断萌发,新经济环境持续优化,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集聚区。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