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设计单位代表、成都知名设计师、文创产业投资人于侃为我们演示了最新设计的少城国际文传硅谷LOGO标识。该LOGO以“城”字为主形,“少”字为辅形,取少城街巷格局、取少城建筑外型、取天府因人而旺、成都因水而兴之意。
“水润天府,文泽少城。”于侃说,少城有城之历史,而无城之边界。从清代满城到今日少城,少城承载着蜀都天府绵延不断的人文积淀,交融着市井生活和文化生命,是成都文脉的传承也是成都生活的窗口。
少城国际文创谷APP及LOGO基于少城片区的历史人文故事、民风民俗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内容,充分挖掘老城区在打造文创街区品牌,提升集聚区知名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文脉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文态的创新以及国际化的共享理念,营造出传统、创意、时尚相融合的创新型历史文化街区,以此铭记少城之于历史、少城之于成都、少城之于时代的人文意义。
据介绍,着眼“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的产业定位,青羊区将重点打造以“明堂”和奎星楼街区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人的孵化园及加速器,以同仁路沿线(小通巷、支矶石街、泡桐树街)为核心的少城休闲文化体验区,以金河路、东胜街为核心的视听原创基地,以长发街为核心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同时,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少城特色风貌区规划方案》要求,以宽窄巷子(文化体验核心区)为核心,以“宽窄巷子院落文化精品体验环线”为内环,以“少城‘最成都’生活文化体验环线”为外环,高标准打造文化创意区(西部文创中心文创硅谷)、文化演艺区(场景式演绎空间集群)、文旅商务区(文化旅游配套开发区),着力打造“宽窄旅游圈”。
多项政策“助攻”打造“文创产业生态圈”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作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两大核心载体,明堂二期和少城•视井视听文化产业园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届时,索尼音乐、太阳娱乐、慈文传媒、天府TV、乐杜鹃等众多文创产业龙头企业都将签约入驻,围绕“视、听、娱、创”,以作品创作、影音制作、推广发行,版权交易、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纵向产业链和动漫游戏、网络直播、线下演出等横向产业链,打造“制作+孵化、注册+发行、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文创+金融”五位一体的文创产业生态圈。
据介绍,青羊区将立足于“文博青羊”定位,推动文博艺术、影视传媒、文化体验、时尚演艺等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注重加强人才、资金、公共服务等要素配置,全力建设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的文博创意产业生态圈。
青羊区文体旅局副局长金兰告诉记者,该区已经出台了《青羊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主导产业促进政策》《促进全区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同时,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政策服务平台、人才培育服务、交流展示平台和版权保护平台等五大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
“我们正结合产业发展情况,抓紧修订青羊区文创产业促进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大力发展文创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文创价值链高端产业,鼓励文创与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金兰说。
【新闻背景】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位于槐树街、东门街以南;东城根街以西;君平街、包家巷以北;西郊河以东,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文博场馆、非遗文化、演艺等为内容的文化体验区;以影视制作、创意设计、企业孵化培育、版权交易、投资融资服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以名胜古迹、主题酒店、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该片区地处成都主城核心区,配套成熟完善,地铁2号、4号线汇聚于此。毗邻省美术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拥有保路纪念碑等14处文物保护单位,是传承古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