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内第三次加息 人民币中间价大涨

2017-12-15 14:5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观点

利率小幅上行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

该负责人指出,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央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分析

上调市场操作利率对债市影响有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此次上调市场操作利率,对债市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幅度弱于预期,并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不能过度解读,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货币政策并未进一步收紧。

诸建芳认为,年末资金需求较大,此次操作主要是为了使政策利率更好地引导市场利率走势,防止市场出现套利和定价扭曲,更多体现了央行“随行就市”,真实反映了供需平衡变化。从目前来看,央行较为罕见地在月内两次实施MLF操作,同时针对28天、两个月逆回购再次询量,可见资金面维稳仍是年末央行的主要考量,因此可能对资金面的影响较小,对债市的影响也将小于此前。

中金认为,央行此次操作虽然可能有边际的影响,但由于之前银行间及长债利率都已经明显上行,本次调整对市场流动性及债市的影响可能较为有限,尤其是调整幅度或将小于之前两次。9月以来,中国长债利率开始了新一轮上行周期,其间10年国债收益率从3.6%上升到4%左右。11月以资管新规颁布为标志的新一轮去杠杆以来,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也出现了明显上行,同业存单利率再次破5%,理财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也有所走高,银行间利率始终高于央行逆回购利率。所以,本次央行宣布上调市场操作利率以后,国债利率并未像前两次一样出现上行,银行间利率反应平平。另外,本次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的幅度小于以往,其“信号”意义也相对有所减弱。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