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叶煜
12月14日下午14:00,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成都的荷航KL891次班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徐徐降落,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第500万人次将在此诞生。随着该机乘客陆续通过边检智能验证台,来自荷兰的姑娘LIEKE被确认为该口岸年度出入境第500万人次。成都市副市长刘筱柳为其送上了极具意义的纪念标牌与国宝大熊猫绒毛玩具,美女LIEKE显得惊讶连连,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忙不迭地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到成都来旅游,没想到竟获此“殊荣”。
航空口岸跃上新台阶
成都航空口岸1984年开埠,当年出入境流量仅2万人次。历经26年的漫长等待,2010年出入境流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随着国际航线网络的不断拓展和口岸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2013年、2014年、2015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流量先后突破200万人次、300万人次、400万人次,2017年历史性突破500万人次大关。短短8年时间,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相继突破五个百万级数大关,遥遥领先中西部其他城市。这既是成都大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成都对外开放水平显著跃升的重要标志。
自2006年成都开通至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首条洲际直飞航线以来,以加密加频开行国际航线为抓手,加快推进航空口岸的开放和航空枢纽的建设,国际航线数量增长迅猛,相继实现了澳洲、北美及非洲航线“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4条(其中定期直飞航线51条),国际航线数位列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国际航线网络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枢纽城市,各大洲航点数均达到2个以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投用后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中国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
航空枢纽促经济大开放
当前,成都正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向西向南全方位开放格局。面对四川自贸试验区设立、天府新区设立等重大历史机遇,成都坚持以国际航线开行、蓉欧班列西向通道建设为突破,进一步重塑成都的经济地理区位,实现由“内陆盆地”向“开放门户”的转变。依托中西部最密集国际航线网络和最繁忙门户枢纽机场的强大集疏运能力,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截止目前,16个国家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281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法、中韩、中德、中意等国家级产业合作平台落户成都,全球财富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全球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大型国际性会议花落蓉城。中西部“领馆第一城”、中国会展名城、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等一张张“城市名片”、一顶顶荣誉桂冠,充分展现了国际航线对推动成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引擎效能和赋能效应。
加快迈向国际航空枢纽
据悉,成都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在新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前继续稳固成都航空“第四城”的地位。包括:继续加快双流国际机场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对基地航空公司的运营保障能力;优化完善双流国际机场中转流程,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的推广应用,提升机场口岸操作效率;出台《关于促进成都航空货运发展的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货运集散能力。
“未来五年,我们将加快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和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充分发挥成都门户枢纽优势,着力构建“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突出东盟”的国际航线网络,每年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力争2022年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20条以上,其中定期直飞航线达到65条以上。同时,借助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我们将配合和支持有关方面加强与全球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贸易、科教、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扩大成都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助力成都建设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城市”,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杜进有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