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聚力 西昌挺进“铂金十年”

2017-12-06 23:40:55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记者 叶煜

西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2017年初,包括老城区改造在内的、涉及西昌六大片区,包含教育、民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211个重点项目为支持的“铂金十年“发展蓝图绘制完成。如今,一年时间即将过去,敢为人先的西昌人在改革创新的征程中,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记者跟随中省媒体大咖们走进了正在奋进的她们:

李俊书记谈“铂金十年”

力争GDP总量超1000亿

老百姓住得舒服,生活品质提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正如西昌的发展。

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

过去十年是西昌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西昌GDP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2016年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百强县。如今,西昌已经蓄势待发,进入了“铂金十年”阶段。这个阶段将如何发力?

2017818日,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昌市举行。这次会议在西昌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提振西昌的经济社会发展精气神,全力推动“铂金十年”昂扬奋进。

作为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从2006年起,就扎根西昌,历任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力促并见证了过去10余年里弯道超车的西昌经济。如今进入“铂金十年”,李俊对西昌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了然于胸。

在“铂金十年”规划中,西昌把2016年至2025年定义为“铂金十年”,依托之前十年的发展基础,提出了全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即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其中,2017年西昌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2020年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李俊表示,“铂金十年”期间,西昌要把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基本要求。“从数据上讲,我们会努力使GDP增长保持在11%-13%这个水平之间,并通过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持续发力,让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每年不少于300亿元,总量超过3000亿元。

依托“1566”战略

打造凉山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进入“铂金十年”,西昌将加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紧发展一批健康绿色产业,建设“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西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铂金十年’期间,西昌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和总体谋划,可以用四个数字解答:‘1566’。”李俊说,“1”,即实现一个愿景,到2026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为2050年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5”,即实施五大兴市战略;“6”,即深入推进安宁河片区、古城河东片区、川兴大兴片区、海南大箐片区、海河南山片区、西昌新区片区攻坚;第二个“6”,为构建大产业、大开放、大城建、大民生、大党建、大治理六大发展支撑体系。

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

在这一战略布局之下,西昌以建设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换季总部基地为目标,坚持“五个牵引”,打好“五张牌”,全面增强攀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力争到2026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为2050年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这是西昌最终要实现的一个大目标。同时,到2026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前50名。”李俊表示。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全面转型的风口时期,西昌所处的历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追赶者正逐步成为区域性的领跑者。在这个风口时期,西昌已开始谋划产业转型,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发展观,坚定地推进产业转型,昂首阔步买入“铂金十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解放思想实现大的开放,加快西昌融入外部发达地区的潮流,向先进学习与发达为伍,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打造成为凉山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又一场“盛会”即将在西昌拉开帷幕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多次提到互联网,还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当前,政务新媒体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新时代如何做好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2017127日上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指导,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主办,四川发布、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微政四川——2017四川政务新媒体年会”将在西昌举行。

目前,政务新媒体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体量,帮助各级各地政务机构获得了强大的政务发布工具和手段,强化日常新闻舆论宣传和为民服务办实事,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建设进行了多元的对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政务新媒体的强势发力,将打通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打通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最后一厘米,无缝契合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