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大考下的“阜阳答卷”

2017-12-06 14:16:0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徐松林报道

2017年以来,阜阳市稳步推进基层医改、公立医院改革,扎实开展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取得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病人在县外住院的比例逐步下降,病人报销比例逐步提升,分级诊疗目标正在实现,人民群众就近方便地享受到质量可靠的医疗及其他健康服务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阜阳市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都凤仁介绍说,阜阳是农业人口大市,8个县市区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全市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近年来,阜阳立足于实际,按照国家、省医改规划,在全市层面统一谋划、找准定位,鼓励和注重实践创新,搭建了较为成熟的、符合市情实际的医改运行框架,医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闯出了全省乃至全国可借鉴复制的经验做法。

一是抓责任担当。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深化医改的主体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阜阳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担纲,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决策、定思路、抓落实。制定本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把56项重点工作分解到16个市医改成员单位,层层传递压力推动医改。

二是抓理念创新。市县两级卫生计生系统打破思维定势,确立以健康为导向的医改新思维,推动医改工作由“以疾病诊治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确立了以理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思想模式,建立以健康为导向的支付机制、考核体系和监管体系,引导医疗机构摒弃以提供医疗数量多寡来核算收入的做法,转换到保障群众健康、少发疾病的轨道上来。

三是抓试点探路。阜南县作为试点县,抓住省医共体建设试点机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持续加强医共体的建设。今年先后召开了华东六省一市县域医共体现场会、全省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院长培训班、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专题培训现场观摩会,将阜南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成为医改工作的典范。

在谈到具有阜阳特色医改的做法时,该市卫计委基层卫生科科长李金蔚介绍说,全市医改工作有如下特色:

首先是抓住关键关节,健全改革机制。全市围绕“1、5、3”主要任务建立各项制度,先后印发了《阜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57份配套文件,为全市医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使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

其次是实行健康脱贫三级精准包保,解决包保人员职责不清问题。整合健康脱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等工作,建立了以政府主导、卫生计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联动的健康脱贫“3+3+3”三级精准包保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包保人员10856人,其中一级包保168人、二级包保1923人、三级包保8765人。同时,制定了健康脱贫“县十条”、“乡九条”、“村八条”具体工作职责,有效解决了要包谁、谁来包、怎样包、包什么的问题,切实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同时,该县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解决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积极推行县乡医疗机构“五统一、五不变”的一体化管理,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互为依存、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全市17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就诊1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1%;外科手术病人217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4.1%,减少外地看病带来的非治疗性经济支出。

最后是加强学科人才建设,解决服务能力不优的问题。邀请省高评委专家加强对阜阳市晋升人员的培训、辅导,实施奖励激励措施,全面加强中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全市申报和评审通过的高级职称人数已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从2017年起,全市每年投入资金1.1亿元用于市县重点专科建设,每年在全市选拔40名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口帮扶提升专科水平,先后建立陈孝平院士工作站、孟刚、孙敬武病理工作室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