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显成效

2017-11-22 21:50:49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记者唐元龙) 日前记者从攀枝花市获悉,该市按照《国务院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四川省健全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相关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领导明确任务确保改革方案落地实施

攀枝花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意见》要求,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抓方案制定与落实,多次对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工程做出指示,全市明确了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该市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案对接作为一项硬任务,坚持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举措落实,全面对接落实省委《实施意见》,结合市情实际,制定出台了《攀枝花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明确了森林、湿地、石漠、流域、耕地等生态保护补偿重点任务,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力构建生态经济、自然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建设能力保障体系。

市相关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认真研究谋划具体举措、认真抓好落实,积极制定出台了《攀枝花市“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攀枝花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多个配套落实文件,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各项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了市对县(区)的生态功能区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制度,赋予县(区)政府管理决策权,由县(区)财政自主选择实施项目,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增强县(区)政府抓生态环保工作的统筹能力。建立环保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模式,市级环保专项资金分配与县(区)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资金使用绩效挂钩,将考评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建立重点水利水电项目利益共享机制,桐子林电站收益按因数法进行分配,由米易县和盐边县共享,调动两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积极性。

各司其职加强统筹生态补偿工作扎实推进

攀枝花市严格按省市生态效益补偿相关要求,认真推进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2017年全市补偿集体公益林133.79万亩,补偿资金1973万元,覆盖三区两县,惠及44个乡镇,补偿资金待管护质量验收合格后将及时兑现到位。探索开展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禁伐补助工作。计划补助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227万亩,补助资金1101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待省林业厅明确补偿标准及要求后,及时兑现支付。

该市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将湿地建设、保护、利用纳入湿地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城市,组织编制了《攀枝花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积极开展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工作,确定将米易县阿考湿地公园申报为省级湿地公园。目前,正待省林业厅审核审批。

当地将6681万元年度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全额落实到具体生态建设项目,并抓紧组织实施。完成编制《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区生态恢复与治理规划》,指导全市科学推进生态治理工作。

攀枝花严格执行环保部和四川省环保厅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对包括水功能区源头和水源地水质在内的地表水水质开展了常规性监测工作,定期上报监测数据。加强与云南省丽江市的沟通和协调,全力推动观音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开展地市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工作,对存在的31个问题进行了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在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方面,攀枝花严格涉重金属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严格重金属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对涉铅、汞、砷、铬、镉等重金属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积极组织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管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促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该市编制了《攀枝花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2—2015年)。申报实施复垦项目8个,总面积5282.4亩,投入资金8009万元,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4个,取得复垦挂钩指标1950.14亩,在建项目4个,面积3219.79亩。严格按照“宜耕还耕、宜林还林、宜草还草”的原则,增加植被覆盖,推动复垦区生态环境实现最大限度恢复,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提高长江上游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记者获悉,攀枝花市争取到1个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面积1830亩。争取到省级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工程获专项资金4.2亿元,第一批补助资金7000万元已到位。争取到省级以上生态、水利环保项目资金1.11亿元,重点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和西区梅子箐水库扩建、米易马鞍山水库生态建设。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争取到250万元资金在盐边县永兴镇、惠民乡、国胜乡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预计2018年全部完成。加快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装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14个,匡算总投资约28.45亿元,各项目正加速推进中。

该市下一步将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标等要求,结合中央、省委《意见》,进一步细化完善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体系,建设和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