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2017-11-21 09:4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重措施确保民生用气

为了应对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剧增的局面,确保民生用气,国家有关部门早早就进行了动员部署。一是要求地方政府签署确保民生用气的责任状,二是要求上游企业加大生产和进口,三是寻求通过市场化手段调配资源。意在政府确保民生基本,市场化调配资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12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4%,增速比9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1-10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121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7%。10月份,我国进口天然气581万吨,同比增长52.1%,增速比9月份加快48.2个百分点。1-10月份,进口天然气5416万吨,同比增长24.9%。

在加大供应的同时,为确保民生基本,上游企业内部也确定了有保有压的应急规划。一方面,通过企业之间签订可中断供气协议,实现双边协商调解;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竞价,利用价格杠杆调整。以此实现在天然气资源和管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确保民生基本。

目前,竞价交易量很小,截至10月底天然气总竞价量不到8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消费量的大约0.3%。目前我国的居民用气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执行阶梯气价,居民用气未通过交易平台竞价。

天然气交易推进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坚持改革与监管并重,在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加强了对管道等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也正在建立一套基础设施独立和开放的体系。

景春梅表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在推进,总体来讲,价格改革要领先于体制改革,交易中心的建设、竞争性环节价格的放开等步伐很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和配气价格监审等“管住中间”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从政策思路上来说,国家希望通过价格改革来倒逼体制改革。但因体制改革难度较大,推进比较慢,因此造成了一些矛盾。

“目前天然气行业上下游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而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于价格改革,”景春梅说,“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加快体制改革,把竞争性的环节放给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加快管道、LNG接收站、储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平开放,通过增加竞争来降低成本,才是促进天然气普及利用的根本之道。”

市场化是大势所趋,若希望政府继续管制价格,将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交易能及时反映供需矛盾,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配置,最终将使整个天然气行业受益。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