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满完成2017美国巡演

中国音乐,奏出新旋律(讲好中国故事)

2017-11-13 11:13:20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旧金山站巡演。 王小京 摄

11月7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满完成了为期11天的美国巡演。在音乐总监吕嘉的带领下,钢琴家张昊辰、琵琶演奏家吴蛮、小提琴家宁峰及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在芝加哥、纽约、费城、教堂山、旧金山、安娜堡的各大地标性音乐厅登台亮相。这支中国新生代交响乐团呈现了7部中西交融的作品,上演了6场看点各异的音乐会,且均列入各地主办机构2017—2018演出季。早在乐团抵达芝加哥之前,首站演出门票就已售罄。巡演在国家大剧院开幕10周年前夕举行,也被正式列入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成果清单。

西方“语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又如何增加国际传播力?巡演留下了不少经验和思考。

用交响乐的形式演绎中国色彩浓郁的作品

美国纽约的夜,总是色彩斑斓。在这个世界文化交汇的中心,歌剧、戏剧、音乐剧、音乐会在城市各个角落上演,艺术也在这里得到了最直接的检验和反馈。

当地时间10月30日晚,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吕嘉的带领下,登上卡内基音乐厅。曲目包括作曲家陈其钢的管弦乐队变奏曲《乱弹》、“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金奖得主张昊辰携手乐团演奏中国经典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些极富中国色彩的作品亮相纽约主流音乐厅,能否得到纽约观众的认可?年轻的乐手们心里也没有底。

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乱弹》以不断的律动、短小动机的跳跃以及在反复中聚积起来的力量,赢得阵阵喝彩。一位美国观众表示,“很喜欢《乱弹》中的中国打击乐器的表现形式,有一些京剧的元素在里面,非常中国风。”在乐团的演绎下,《黄河》仿佛呈现了船工在激流巨浪中奋勇向前的紧张场面、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追溯,现场掌声持久不息。在乐团首席李喆看来,这些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史为核心,又具有国际化的品位。“从现场的回应就知道,观众喜欢!”

此次巡演中,中国曲目和作品成为鲜明特色和最大亮点。除了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及西贝柳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两部西方作品,民族精神音乐写照的《黄河》、赵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陈其钢的《乱弹》和《逝去的时光》、琵琶作品《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也都在美国主流音乐厅奏响。在吕嘉看来,此次巡演是“东方与西方兼备,经典与新作交织”,真正体现了带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走向国际舞台的用意。

值得一提的是,巡演的7部作品中,有3部是在美国首演。《乱弹》是陈其钢写给英年早逝儿子的作品,但作品的总基调并没有悲伤,而是带听众参与了一场灿烂的生命旅行。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逝去的时光》系陈其钢20年前旧作,在费城和教堂山两次奏响。此外,由国家大剧院与悉尼交响乐团等联合委约,赵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奏响芝加哥、费城和教堂山的音乐厅。赵季平说,这部作品的音乐语言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它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喜欢,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语言与世界对话。“希望表达人类的博爱与情怀,讲述所有跌宕起伏终将归于平和的包容之道。”

这些“新旋律”中蕴含的丰富音乐色彩展现了中国音乐家在创作风格上的多种可能性,彰显出中国音乐在当代国际乐坛中的重要影响力。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把作品委约与国际巡演进行如此紧密的结合,一手抓好当代中国作品创作,一手促进中国作品走向世界,不仅为中国当代严肃艺术创作注入新的传播动力,而且可以让中国文化通过主流渠道转为世界语言并登上世界舞台。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