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福建绿色价格政策催生落地效应

2017-10-24 10:23:01 来源:《中国改革报》 ​ 丁南

□本报记者丁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项改革举措从传承、发展、完善到形成政策体系并惠及民生,究竟如何迅速推进、落地生根?福建省物价部门在实践中跑出了速度,创造了奇迹,体现了价值。

在经济总量连续18年领跑福建省的工业重地泉州,泉州市物价局主动配合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和市政府“煤改气”3年行动,积极稳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2016年以来共减轻全市用气企业成本支出3.975亿元,减轻居民用户负担700多万元。泉州市燃气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孙峰说,目前公司已输配天然气可同等替代标准煤1166.76万吨、二氧化碳1124.72万吨、二氧化硫25.31万吨、氢氧化物49.2万吨、含酚废水排放2054.5万吨、粉尘排放47.26万吨,天然气清洁能源不仅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工作,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机会,也使公司的销售气量增加21%,利润同步增加。

绿色是鲜明的发展底色

泉州的气价改革是福建省运用价格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2016年,福建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时,率先创设“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价格政策”。今年5月份,又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的意见》。福建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作明指出,这是一份具有福建特色,以构建更多体现生态产品价值、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绿色价格政策体系,推出不到半年时间,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其创新思路和导向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正不断激活和释放。

小水电曾是点亮闽北山乡的“第一根火柴”。为有效发挥当地的小水电资源优势,南平市物价局积极推行水电生态电价机制,指导鼓励小水电企业争取国家增效扩容资金,对具备库容调蓄能力的14家增效扩容水电站上网电价进行重新制定。福建省正在实施的差别化水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已促进改造水电站200多座,修复改善100多条曾经减水、断水河流的生态功能。

在有着“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之称的漳州市,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发展底色。漳州市物价局积极支持漳州生态+模式建设,落实环保电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南靖、华安等县的钢铁、铸造等5家企业给予享受丰水期优惠电价,可减轻企业负担约3000万元。福建省今年启动的运用价费政策降成本行动,在省政府已经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再降成本预估总金额为200多亿元,高于全国各省任务平均降幅。尤其是从今年7月1日起,福建省开始降低三类别销售电价,为用电企业释放改革红利近40亿元。

为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福建省在优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实行非居民差别水价政策、落实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实施鼓励利用再生水价格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差别化排污费征收政策、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收费政策、完善水土保持补偿收费政策等方面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其中,包括实施差别化电价政策、推行水电生态电价机制、全面推行环保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在内的电价机制改革,更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莆田市物价局把售电侧改革试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通过电价机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无序发展,促使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早在2016年年初,福建全省主力燃煤机组已全部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达到比国家更高的环保电价考核标准要求。莆田湄洲湾电厂一期项目,改造前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200mg/m3,粉尘排放浓度小于30mg/m3;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30mg/m3,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mg/m3。

针对建筑饰面石材企业点多面散、乱排放现象严重的情况,福建省将差别电价的征收标准提高到国家规定的1.5倍。泉州南安市三策石粉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在征收差别电价后,于2017年不再从事建筑饰面石材加工,转为从事陶瓷原料生产。2013年以来,福建省先后对3218家企业执行差别电价,累计征收差别电价资金13多亿元。这些“下猛药”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减排不到位的水泥、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大量关停,较好解决了“牛奶河”等污染现象,大部分列入执行名单的高耗能、高排放和落后产能企业已停产或转产。

绿色兜住了民生底线

为降低群众出行成本,缓解交通压力,自今年6月5日起,泉州市物价局对中心市区57条分段收费票制的公交线路推行“一元一票制”改革。据初步测算,此举惠及100多万居民,每年可为居民减少公交费用支出近3000万元。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景峰表示,“一元一票制”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行车质量、简化票务手续、减少票务纠纷、减缓驾驶员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引导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为鼓励使用绿色清洁能源,自2016年1月1日起,漳州市物价局率先在全省实施天然气价量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又进一步优化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即当门站销售价格上调时,由城市燃气公司自行消化不低于20%,终端用户承担不超过80%;当门站销售价格下调时,全额向终端用户传导。两项政策叠加,年可减轻终端用户负担预计可达600万元以上。自2017年3月1日起在福建全省执行的此项气价联动机制,年可减轻终端用户负担1.28亿元。

在促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方面,福建省出台了包括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实施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价格政策、实行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政策、强化机动车工况法排气检测服务收费监管等政策措施,已经成为看得见的福祉,摸得着的实惠。

为促进居民养成节约资源能源的生活习惯,福建省于2012年全面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2015年提前完成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五个天然气联网城市居民阶梯气价改革,2016年全省67个市、县全面提前完成居民阶梯水价改革和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工作,工作进度走在全国前列。

为促进城乡生活垃圾绿色处理,福建省提出城市和有条件的镇要根据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原则上按不低于9元/户/月征收;农村地区采取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方式,村民按每人每年5元~20元缴纳保洁费。同时根据“谁产生、谁付费”“谁处理、谁受益”原则,提出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促进提高建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在海滨旅游城市厦门,价格职能部门先行先试,将原来尾气环保年检费打包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费内合计每台次100元,改革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费和机动车排气检测费分项定价,明确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费95元,双怠速工况法20元,简易瞬态工况法每台次70元。尾气检测价格的明确,有效地激发了机动车尾气检测企业改革动力,提高了检测企业推广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方式应用的积极性。截至今年9月,厦门已取得机动车环保检验委托资质的有10家机构,共建设了43条工况法检测线,实现了岛内岛外机动车排气工况法检测全覆盖,为守护“厦门蓝”做出了直接贡献。

绿色释放经济新动能

为更好地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消费,自2017年6月10日起,福建省对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站用电,暂免收基本电费、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电度电价按大工业目录电价减半执行。电价优惠政策的实施,预计年可减轻用户用电负担6000多万元,对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福建省物价部门针对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这一省政府指定的开展全省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要素的交易机构,进一步规范节能环保类权益交易服务收费行为,有效保障绿色权益交易平台运营。通过排污权交易,促使企业减排效果明显,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目前,全省仅排污权倍量交易已削减排放化学需氧量826.46吨、氨氮92.78吨、二氧化硫1144.48吨、氮氧化物3849.49吨。

早在2014年5月,福建省就启动了排污权交易相关工作,出台了《福建省排污权许可证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收费政策,此举被视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未来环境治理的趋势和利器。

2017年3月1日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调整排污费征收政策,实行奖惩结合的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鼓励企业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2017年9月16日起,福建又开始执行为期3年的降低排污权交易服务收费标准,整体降幅达20%。还特别规定“单期交易总成交金额不足3000元(含)的交易服务费免收”,利用价格杠杆为中小微企业办实事。

排污权交易服务收费政策的相继出台,让更多企业认识到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排污权交易服务收费标准不断降低,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尤其是小微企业得到受益。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运营总监肖俊光表示,经过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福建省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当排污权指标成为企业拥有的有价产权后,企业主动减排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由“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转变。而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排污权抵押贷款,也将排污权从“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双赢”。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