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热土催生多样融合之花

2017-10-11 13:17:17 来源:本网专稿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韶辉

□ 中国国防报记者 方帅

9月的深圳,天空时不时飘起潇潇细雨,滋润着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创新之都”美誉的深圳,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区域发展需求,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先的特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问题导向,以军民融合为切入点,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了多样化军民融合形式,具有鲜明的深圳特色。

深度融合

“民参军”步伐加速

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提供通信保障的海能达公司,其生产的轻型方舱,由于采用新型原材料,使舱体减重50%以上,有效提高方舱承载力和机动性;圆满完成国家重要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任务的深信服公司,在军民融合网络信息领域崭露头角;至高通信为军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的北斗智能手持终端,在同类产品中性能领先……

深圳市南山区的几家“民参军”企业,令记者印象深刻。

“目前,南山已走出一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南山有军民融合备案企业近280家,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0%。”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区长王强介绍说。

据了解,南山军民融合有三种模式,有民企直接“参军”,民企收购军工企业“参军”和军转民再“参军”。众多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积极申请“军工四证”,获取准入资格,在各自领域的军工产品市场中,打下一片天地。

数据显示,目前南山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了123个优势细分领域,其中24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军民融合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军民融合项目1000余项,其中80%为科研项目。

南山区的探索和实践是展现深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扇窗口。

深圳市不仅军民融合科技含量高,而且军民融合市场化程度也高。参加去年10月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的深圳企业就达到12家。其中,AEE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多款自主创新产品获得好评。

全球首款集成式多旋翼无人机、执法记录仪、运动摄像机……走进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的深圳一电科技园展厅,琳琅满目的“AEE”品牌产品映入眼帘。“目前AEE无人机已占据国内军警无人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AEE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叶自豪地说,作为唯一参与原总装备部《无人飞行器系统军用标准》制定的民营企业,AEE一电航空还参与了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和《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制定,主编三项国家标准、七项行业标准。

“公司15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了1/3,拥有国家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共600余项。AEE一电航空作为军民融合示范企业,早在2011年就开创了全球首款军警装备级一体无人机系统,近年来瞄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投入,从装备级无人机系统衍生到载人旋翼机、空中机器人,为中国国防建设以及智慧平安城市建设提供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深耕军工科技,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装备级飞机制造商。”谈及未来,张叶信心满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依托科技优势探索军民融合深圳模式,把军工、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备、可穿戴设备等产业作为重要的未来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强、军民融合程度高的军工产业体系,推动深圳军民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贴身服务

培育“独角兽”企业

近日,两则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9月20日,雄安新区首家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雄安光启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这是雄安新区和深圳光启探索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拓展军民融合深度广度的重大举措和先行尝试。

无独有偶。同日,国内首个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的众创空间——华讯方舟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在南京建成。在建成仪式上,深圳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子公司和军方多个研究机构共建的太空安全仿真推演联合实验室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指导下,华讯方舟和军方共同联手进行技术攻关的一次创新。

深圳“民参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背后大有玄机。  

“深圳包容的文化吸引了大批创客、优厚到位的政策扶持让创新落地、完善的产业链让好点子实现产业化,这是我们选择在此扎根并迅速成长的原因。”“企业今天的发展,与深圳市政府多年来的帮助扶持密不可分。”“市级领导挂点服务、主管部门定期召集企业座谈,协调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难题。”“政府助力和科学引导,又不包揽,对企业太重要了!”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民参军”企业人士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民参军”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军工项目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对科研保障费用给予配套资金扶持,在高交会上设立军民融合创新专区,积极申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筹建市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同时,该市开展重大军工项目“贴身服务”,积极推进“深圳市军民融合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探索搭建深圳军政企三方对接服务平台,培育扶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军民融合创业就业项目。

“这些‘组合拳’让‘民参军’资证审批更简洁,更让‘民参军’企业拥有公平公正的‘参军’待遇。今年,至高通信联合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民营性质的军民融合研究院。市区两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对接、排忧解难,为研究院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大量帮助。”深圳市至高军民融合装备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勇告诉记者。

“南山将再推动一批军民融合前沿尖端技术项目落地,再引进一批拥有科技创新和系统工程能力的军民融合领军人物,培育一批面向十大军民融合未来产业的‘独角兽’企业。”王强表示,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今后,南山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将为军民融合型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引进“外援”

国防教育探新路

今年9月16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当日,深圳启动了第三届国防教育论坛、“行云杯”首届冲锋号军事越野挑战赛暨无人机摄影大赛、第二届深圳国防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其中,国防书画展征集了市民数百幅优秀字画,创作者有12岁的小童,也有93岁的老者。

据记者了解,这些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是由深圳市国防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引进社会资源加强国防教育是深圳军民融合的一大特色。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国防教育,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将国防教育建设纳入深化地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一条具有多层次、高标准的国防教育改革新路。

2016年7月,深圳市国防教育促进会联合宝安区人民武装部,共同推进全国首个县区级国防教育评价体系,首次将国防教育内容分成150个子项目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率先编制国防教育权责清单。

国家国防教育办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副主任陈军认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出台国防教育相关改革举措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了深圳特区的创新与实干精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据介绍,今后深圳市将深刻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紧贴军队改革和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坚持“创新驱动、需求牵引、服务为本、深度开放”,转变政府职能,力求精准施策,创新体制机制,聚焦关键领域,优化产业布局,探索跨体制、跨领域、全方位、多要素、深层次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