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的珠三角,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6%,人口占全国的4.3%,产生了全国GDP的9.1%。
除了经济发达,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在全国重点城市群中领先,空气质量从2015年开始在国家三大重点防控区中率先整体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
7日下午,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分论坛之一——第三届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省政府、相关省直部门、珠三角各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了论坛,并围绕“共建粤港澳绿色低碳湾区”这一主题,交流各地各领域的创新经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让大家关注的是,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评估也在此次论坛上发布,其对珠三角9个兄弟城市的低碳建设成效与强度进行了排名。而多个省直部门联合发布的《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则为珠三角城市群的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一系列“小目标”。
9市环境与能耗改善同步性较好
“2011年到2017年,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与京津冀、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协同水平相对领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创中心总监郝斌表示。
在第三届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优地指数助力城市群协同发展(2017)——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评估》报告显示,2017年,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成效中,改善环境质量、居民幸福感受以及能耗水平等方面得分较高、九市同步性较好;低碳建设力度中,控制污染排放、低碳高效管理、推广绿色建筑及发展低碳产业等方面工作较为突出。
“优地指数”全称为“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体系”,报告从建设成效、行为强度两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建设过程中低碳、生态和可持续性。建设成效主要反映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关注可持续竞争力、能源利用效率等评估内容;行为强度着重体现“低碳发展”,评价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各项实施路径的实施情况,从城市高效管理、发展低碳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控制污染排放等八个工作领域来衡量。
郝斌介绍,从城市群之间比较看,报告显示,2016年,珠三角城市经济增速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空气质量总体优于京津冀、长三角。2017年珠三角九市低碳建设成效与强度排名中,深圳、广州、中山名列前三。而居民向往城市中,珠海、深圳、广州、惠州、中山排名靠前。
具体而言,低碳交通方面,广州、深圳、肇庆公共交通便利性的满意度超过70%;珠海、惠州、佛山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环境满意度超过60%;肇庆、珠海绿道建设满意度超过55%。
而公众低碳参与意愿方面,佛山、珠海、肇庆与江门短途出行时愿意步行或骑自行车的人群超过70%,超过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中山市低碳参与意识较强,愿意选购节能电器人群超过65%,超出珠三角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愿意选购电动车、少开空调、少吃煎炸菜肴的人群均不及40%,相关工作推进存在难度。
三年后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论坛上,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共同发布《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愿景目标》(以下简称《愿景目标》)。《愿景目标》提出,深入落实《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携手港澳地区打造生态安全、环境优美、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珠三角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愿景目标》的发布,从绿色产业、资源能源利用、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环境质量、绿色低碳理念等方面,为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更为清晰的蓝图。
根据《愿景目标》,到2020年,珠三角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广东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加快构建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5%。
资源能源利用将更加低碳高效。要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行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006万吨以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至0.457吨二氧化碳/万元,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6%。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20亿立方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512.2万亩。
2020年珠三角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
在绿色空间布局优化方面,根据《愿景目标》,珠三角将扩展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加强城市立体绿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2020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以及上绿色建筑比例达40%。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发展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到2020年,珠三角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
大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区域保持标杆地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愿景目标》提出,珠三角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系统性全流域综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构建形成珠三角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恢复生态河流水网生态系统健康。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安全稳定达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到2020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三大重点区域继续保持标杆地位,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力争达到或接近30微克/立方米。
在绿色低碳理念方面,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鼓励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绿色产品,到2020年,珠三角9市率先推广碳普惠制,引导形成全社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
全媒体记者/谢庆裕田迪迪张东方摄影/朱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