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何广丙报道 8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创新设立“5+1”河长管理体系,大力促进江河湖库科学治污、有效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转型升级,助力成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去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措施,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都高新区设立了“两级党政、五级管理”的“5+1”河长管理体系,为总长145公里的28条河道各段配备了河长,采取区、园区、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加专业管护公司的方式,层层把关,紧盯每一段河渠的水环境保护。
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361名河长,其中区级8名,乡镇、街道级73名,村级280名。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建立考核机制、将河长制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河长制管理工作执行不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河道及堤岸日常管护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致使水环境质量下降的行为,将予以行政问责;对出现水环境质量恶化,或引发供水安全事故、防洪安全事故、水污染事件的,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该负责人介绍,围绕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高新区开展了流域综合整治,对辖区内府河、江安河、清水河、栏杆堰、绛溪河等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还开展了水污染风险评价,编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计划,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同时,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污染企业搬迁或依法关闭工作。
“加强信息公开、动员社会参与,是保障河长制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根据《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江河沟渠管护信息平台,纳入河湖数据、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情况,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信息化管理。在江河沟渠的显著位置,设置河长公示牌,公示河长姓名、职责、江河湖库塘堰沟渠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牌设置工作现已全面启动,预计将设置400个河长公示牌,涉及28条河道水系,让河道管护工作落实到人。
推行“5+1”河长管理体系以来,成都高新区“两河、两街、五园”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进展。府河东苑段滨河绿带、肖家河特色水街、铁像寺水街、肖家河神仙树公园、肖家河湿地公园、锦城公园、国际园区等已完成综合整治。其中,东苑滨河绿带形成了一处集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设计充分发挥府河自然风光优势,着重体现“亲水、亲土、亲绿”的自然元素理念,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娱乐的场所。锦城湖公园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草木葱郁,是成都“198”区域的绿化示范区,成为都市中的一片绿洲、繁华中的一抹静谧,是一处游人休闲、度假的怡人佳境。
该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以“河长制”促“河长治”,推进涉水工程建设,将新建扩建一批湖泊、湿地,提升水域面积比例,逐步构建以河流为廊道、湖泊湿地为节点,“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系格局,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环境,服务民生保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水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