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新推出78个PPP项目 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2017-08-25 15:38:44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记者何广丙报道记者8月24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为进一步创新项目推进,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成都推介PPP项目模式78个,总投资3208亿元,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聚集强大动能。

 

 

 据了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与社会携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公共服务由“政府供给”向“合作供给”、“有效供给”的重大变革。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15、2016年陆续推出两批PPP项目,目前已有3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145亿元,引入社会资本944亿元。会上,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冯劲夫说,本次推出的78个PPP项目,市本级项目16个,总投资1566亿元;区(市)县项目62个,总投资164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项目16个,包括市域快速路、中优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改造项目等,总投资1534亿元;市政工程领域项目37个,包括“锦城绿道”特色小镇、“成都文化中心”核心区项目等,总投资1112亿元;生态环保领域项目14个,包括淮州新城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三期)等,总投资132亿元;水利领域项目4个,包括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都江堰北区水厂建设工程等,总投资46亿元;公共服务领域项目5个,包括成都国际足球中心、岷江新城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等,总投资345亿元;信息通信领域项目2个,包括智慧城市项目等,总投资39亿元。

 

 

  据了解,本次推介项目由成都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推荐,经市发改委和市PPP服务中心共同审核,按照项目投资规模适度、运作模式多样、回报机制灵活、行业和地域平衡的原则择优推介:  一是项目契合发展方向,带动作用强。这些项目从储备到实施方案的编制,按照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方针”要求,重塑经济地理,充分体现了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构建“五中心一枢纽”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高点定位、筛选大项目、好项目。如:围绕“东进”战略,推介了成洛简、中金简、成简等东进快速路、淮州新城基础设施等项目;围绕“中优”战略,推介了成都中心核心区、成都自然博物馆等项目。

 

 

  二是回报机制明晰,预期效益好。为切实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我们重点筛选和推介了有较好现金流的项目,这批项目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了能够形成合理预期的回报机制,其中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确定回报的项目63个,占80%;完全符合PPP模式可“投资性、融资性、交易性”的基本要求,操作上可行。  三是项目覆盖面广,实施条件成熟。推介项目涉及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水利等领域,基本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项目经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规划,层层筛选,前期经过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和测算,前期工作开展及时,其中部分项目PPP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其余项目也正在抓紧完成PPP实施方案的编制,具备转化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良好条件。

 

 

记者获悉,为有效落实全市推介PPP项目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成都市发改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引入中国PPP基金进入,在全国范围内创新采用“一揽子支持计划”方式深化合作,成为国内城市与中国PPP基金深度合作的“首例样本”,目前,该市已与中国PPP基金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获得首期不低于100亿元、总额不低于300亿元资金支持。中国PPP基金将发挥自身增信作用强、投资期限长、资金成本低、专业技术强的优势,积极的助推成都全市PPP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