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王泽勇
“清脆欲滴的无公害高原李子,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牦牛奶粉”,“扬子江心水,蒙上顶上茶”……8月4—6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的四川省贫困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展示暨厅、市(州)长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省21个市州主管农业的市州长汇聚成都当起了农产品“推销员”。
据悉,为期3天的展示活动中,四川集中展示了该省扶贫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的优质品牌农产品,以及今年向社会公开推介的10个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50个优质品牌农产品。其中,400多家企业、2000余个品牌农产品参与展示。此举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发挥品牌农业的引领作用,助力农业产业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推进了全省农业品牌建设发挥了重要突出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品牌建设
当前,四川农业进入已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时代。农业品牌贯穿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建设工作,今年省委1号文件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做出明确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省委、省政府将“川字号”知名品牌创建行动纳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十大行动”,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指导引领“十三五”农产品品牌发展,推动四川向农业强省、品牌大省跨越。
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王铭晖在开幕式说,搭建集中展示、宣传、推介四川优秀农产品品牌和贫困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扩大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四川农产品营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助力精准脱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四川向农业强省、品牌大省跨越的新征程。
大品牌促进大发展
农业品牌建设不是一日为功、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始终保持专注品牌建设的定力、始终坚守品牌发展的情怀,不忘初心、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抓好品牌创建,着力打造西部品牌高地。
当前,四川正大力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围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继续实施“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紧扣“绿色、生态、安全”要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夯实品牌建设的质量根基。
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文化挖掘行动,围绕川茶、川菜、川猪、川果、川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度挖掘产品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讲好“川”字号品牌故事,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及大力实施品牌宣传推介行动,围绕“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组织开展市场拓展活动,不断提高“川”字号农产品的知名度。此外,四川还大力实施市场净化行动,建立健全品牌质量信用体系,完善质量失信惩戒和“黑名单”制度,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诚实守信、鼓励创新、追求品牌”的社会环境。
目前,四川全省新建5个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培育了四川泡菜、大凉山、广元七绝、东波味道、甜城味、资味等区域品牌;提升了通威、新希望、竹叶青等一大批企业品牌;形成了天地网、麦味网、鱼网天下等专业化、本土化农业电商品牌;申报创建中国著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质量奖、四川名牌等2000余件(个);评定“三品一标”达到4938个,数量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通过品牌创建,带动2100多个贫困村、18万余户贫困户,人均增收480余元,初步形成了万千企业争创品牌、带动千万农民致富增收、促进百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这次活动成效突出,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展示了全省400多家企业、2000余个品牌农产品,既展示了各地成效,又促进各地拓展了优质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空间,提升了“川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王铭辉说,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川”字号品牌做大做强;推动产品销售与贸易,让“川”字号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消费者品味四川历史文化、体验四川巴适味道!让“川”字号农产品越走越远、越来越响亮!
下一步,四川将以品牌建设五大工程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围绕农业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强化品质提升夯实品牌基础,立足抱团融合整合品牌资源,优化营销体系拓展品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