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话改革
□ 葛新中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如何破解“两个一公里”?请听代表、委员的声音。
简政放权要舍得放接得起
近两年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分批取消和下放很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极大地增强了民营企业家创业营商的信心。但根据全国工商联调研显示,一些政策措施并未真正落实到位,“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为突出。
南存辉委员表示,“最先一公里”问题主要体现在:简政放权仍不到位,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存在着不系统、不协调、不同步问题。部门之间、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相互掣肘,你放我不放、上放下不放;“最后一公里”问题则主要体现在:政策措施落实存在“中梗阻”,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中被层层过滤,能落实到民营企业的则少之又少。某些处于执行层的工作人员过去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现在是不吃不要不办事,结果造成民营企业虽然“路少跑了,但事更不好办了”。
南存辉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梳理审批设立的依据和必要性,最大限度给民营企业“松绑”。进一步强化简政放权的系统性、协调性、同步性,努力防止和避免“上动下不动,想动也难动;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现象。
完善“施工图”和“时间表”
抓落实就是抓责任。钱念孙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对照改革任务,完善“施工图”和“时间表”,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事事有人管、有人干。特别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督办、跟踪问效,真正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找准突破口是取得攻坚战最终胜利的关键。”黄德宽委员说,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真正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